泸州疫情发生以来,因高温限电结束刚刚复工复产的泸天化股份公司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迅速启动“防疫泡泡”闭环生产管理,升级各项应对举措,以有力有序的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在稳住经济基本盘中争得了先机。
据了解,泸天化股份公司一线员工共计1203名,本轮疫情,自愿留在纳溪闭环生产的有960人,占了80%,960人中,倒班员工占了90%,满足一线倒班正常人员配置。而这些统计出来的数字都不是冰冷管理下的数字,数字背后是公司精准防控,让每一位员工的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于细节处维护每一个个体的尊严,有一张舒适的床。
发生本土疫情后,龙马潭区全城实行静态管理,那个夜晚,很多人几乎一夜未眠。作为国内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队”之一,泸天化的目标就是控疫情,稳产保供。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确保闭环管理真正安全有效。
以衣食住行为基本面
为了保障防疫保产员工在公司的生活需求,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廷君指示,公司压倒一切困难为“泡泡”里的员工提供住宿,解决吃饭问题;公司对库存防疫物资进行了清理,按计划要求紧急采购一次性医用手套300双,75度消毒酒精100瓶,免洗洗手液30瓶,一次性口罩20000个,折叠床300套;公司总经理赵永清率队深入生产区、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公司防疫闪耀的人性光辉,在泸州病毒肆虐之时,传递着温暖的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员工看到了公司“员工至上”的价值坚守,看到了公司的显著优势,看到了公司领导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领导能力。
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
疫情面前,一声令下,20多个基层支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20多个“防疫泡泡”形成一堵看不见的墙,抵御疫情冲击,确保生产经营万无一失。
“打赢纳溪保卫战!打赢泸天化保卫战!”这是公司标杆基层单位合成车间党支部书记杨洁对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伟表决心。合成车间有147名在岗员工,有55人家住龙马潭区、江阳区、合江县,55人里除却被封的,剩下的42人全部在公司要求的8月31日晚10点前集合纳溪。合成人行动之迅速、之彻底,令所有人惊讶。大家或居住在泸天化生福宾馆,或投亲靠友,或以办公室为家;尿素车间党支部不愿给公司添麻烦,支部自己想办法在车间搭建起“防疫泡泡”生活安置点,担当起自己的担当。车间党支部书记王涛每天密切关注着疫情动态,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硝酸车间是原来的四零四老三线厂,与纳溪城相隔较远,且入驻纳溪员工最多,有145人。车间党支部书记刘健想方设法调集防疫和生活物资,优先保障倒班员工需求,让员工安心舒心顺心在岗工作。车间会议室、培训室、资料室都是他们的卧室,甚至几张凳子一拼就是一张床,一件工作服就是一床被子……关键环节有组织支撑!各支部千方百计为员工铸建一个安心的、放心的、值得依靠的战斗堡垒,这些战斗堡垒让人感受到了公司要把疫战打赢的团结意志。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
疫情之下的泸天化厂区生产照例一片繁忙,这片土地涌流着不竭的生机与活力。各生产单元都开足马力,一线员工则铆足劲,他们持有非凡的使命感,是生产装置高效运转的润滑剂,是最美的风景。他们中间,有在封城倒计时飞奔过桥只为能够如常坐在工位上的副班长,有大婚当日还记挂着把自己的宿舍拿给工友住的青年员工;有安顿好妻儿,主动请缨值班值守的丈夫、父亲,有连续三天三夜坚守现场为绿源甲醇装置开车保驾护航的维修人……在公司需要时,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在公司的“泡泡”里,做自己的英雄。他们用行动向全公司传达一个信息:你永远可以相信泸天化。
公司快速的反应,高效管理与运转运作,员工的凝聚力,共同防疫,实现了近三年来,未发生一例新冠病毒感染,一分钟未曾因为疫情停产的佳话。泸天化股份公司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泸天化力量、泸天化精神、泸天化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型国企形象,得到上级部门高度赞誉。
当前,本轮疫情风险尚未消除,泸县、龙马潭区先后又出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人员,这首防疫稳产壮歌仍在泸天化上空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