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化工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公布2012年度化工好新闻评选结果通知》,王文辉的评论《又想起那三菜一汤》、马轶的新闻摄影组照《聚焦抗洪一线微表情》分获一等奖。泸天化报同时有两件作品获一等奖,这在行业企业报内还不多见,这对提升泸天化报的影响力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本届化工好新闻作品评选,共收到72家会员单位报送参评的作品291件,是近6年来参评单位数量最多的一届。根据中化记协《化工好新闻评选办法》,经中化记协组织相关新闻媒体资深评委的认真审评,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四种体裁共72件作品分别获得2012年度化工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其中每种体裁的作品一等奖只有3件。
本报报送的评论《又想起那三菜一汤》,作者出于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央“八项规定”一出台,就有感而发地写了一组敢说真话的评论。“三菜一汤”仅是其中一篇。此评论针对全国上下普遍存在并愈演愈烈的吃喝风、奢靡风这一敏感问题,直击要害。此评论之所以能征服评委,其鲜明特点是:它发在各大报纸出现狠刹吃喝风和倡导“光盘行动”之前,体现了作者的职业敏感和责任意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胆识,和中宣部所倡导的“问题意识”。此评论落笔小,却不失深度广度,能引人深思。此评论尝试以散文化的文风,能给人以清新之感,做到了转文风和“三贴近”,从而也提升了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组照《聚焦抗洪一线微表情》,是作者不怕苦不畏难深入抗洪一线的力作,体现了作者的职业敏感和强烈责任意识。作者在面对长江出现50年一遇的大洪水这一重大事件时,没有被宏大的场面冲淡自己的冷静思考和细微观察,在抓拍大场境的同时,不忘从人的角度出发,把镜头的焦点紧紧对准不同人的局部表情,通过不同角色人物面对洪水冲击时产生的不同表情,折射出不同的心态,折射出战胜洪水的决心和对新生活的信心,从中也体现出作者平时的修养和积累,及驾驭纷乱复杂场景的能力。
本报两件获奖作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落笔小,从细微入手,做到以小见大,做到了新闻与艺术的合理融合,做到了尊重受众就会赢得受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